蟹屿螺洲|寻·安江——重走国立艺专南迁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晋宁安江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但是它的名字,无疑应写进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云南著名画家姚中华曾经这样描写它:


那是个美丽的村落,村旁有一大片苇草小湖。远远看去村中还有些庙宇祠堂,在村舍中屋顶高耸,琉璃瓦闪闪发亮。有些民居土红的土墙上,土里混杂着白色的螺蛳壳。也许古时滇池水直到村边,处处是那“蟹屿螺洲”。几经沧桑变化,才成这个样子。


陈群杰《微风芦苇》布面油画 70x90cm 2017年


1939年至1940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从昆明搬迁到晋宁县安江村。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李霖灿……诸多的杰出艺术家,都曾在这个滇池边的美丽村庄里,接受过阳光雨露的哺育。接受教育、磨练意志,之后再走出来,走向更广阔的前景。


杨建波 《风景写生》布面油画 80x60cm 2016年


在2017年的冬日,云南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的10余名师生追慕着大师的成长历程,重走国立艺专南迁路。他们来到晋宁县安江村,面对着曾经孕育着大师们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旧址,切身感受着中国艺术家前辈们在那段战火岁月中艰难生存的历史,他们也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


白实《安江村湿地》布面油画 70x80cm 2017年


关于展览,他们有话说

胡俊《国立艺专旧址》布面油画 30x24cm 2017年


安江村中隐藏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和传承的。在这里,我们每天清晨扛着油画颜料,画布画架,搭上面包车到达。上午总是大雾朦朦,白色管状颜料谁都没有带够。烈日当空,望着平日里不曾留意的天空,身边是早已破败的艺专校舍,恍惚间只觉我们也到达了历史的深处。身处大自然中历史里描绘自然,其中的感受是与临摹和画照片大不相同的。你感受,观察,昆明的冬日,毛乎乎的芦苇荡上连接着平整的天空,整齐排列的枯枝生长在湿地里。这也是国立艺专的大师们曾经感受、绘画过的地方。


策展人  陈嘉雯


李金祥《垭呗姆的春天》 布面油画 60×80cm 2017年 

 

写生,在这里不只是向自然学习,而且是向历史学习。在安江村,师生们的写生变成了一种追问和应答的活动:追问的问题从“这里过去发生了什么”逐渐转变成“我在这里发现了什么”,最后又变成“我要画什么,如何画”;而对这些问题的应答则付诸笔尖的油彩和水彩,它们时而是白云、天空,时而青草、小路,时而是亭台、木船。这昔日群贤毕集的地方,仍留存着往日的灵晕,笼罩在每一事物、每一建筑之上。我们看到,这些师生的画作中闪烁着的光芒,无论是明亮或微暗的,都试图接近这灵晕并与之交流、切磋。这些写生并没有沉迷于外物的细节,而是尝试在与风景与历史的对话中发现自我。


写生更多是出于自然的直觉,而非深思熟虑的构建。这些习作性质的画,不妨当成从历史之树上落下的叶子,被我们用画笔拾起。重要的不是叶片上的纹理是否精细,而是由这些叶子排列而成的一条小路,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历史风景的深处。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谭毅


高小双《昆明滇池风景系列-1》布面油画 20x30 2017年


本文为大观周刊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获授权

-END-


文/ 字丹瑶

图为云南大学表现性绘画工作室师生作品

编/赵家琦  审/杨秀杰

我们结伴而行——

让民艺为心灵提供滋养;

找寻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土壤;

拉近民艺与生活美学的距离;

探索民艺的市场转化范本;

透过民艺和器物的载体,

体验传统乡村生活之美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民族 | 民间| 艺术 | 工艺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