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煠蟹及带有“蟹”字的上海俚语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今朝来写蟹,是不是有点晚?

其实,一点也不晚。

按老底子的规矩,现在才是吃蟹的最好时光。

因为老底子没吤好的养蟹的条件,再不吃,蟹要冻死了。再想吃,要“明年请早”了。



这两年,蟹在上海,其实是不大有市面的。价钿也上不去。大家吃得忒多,就不稀奇了。吃了蟹还要讲,还要晒,反倒有点小家败气了。

这两年,在朋友圈里晒吃蟹的,倒是北方朋友多,因为也许他们还觉得新鲜。

其实,北方朋友也不必觉得“坍招势”,吃蟹本来就是一种时髦。

老实讲一句,这三四十年来的所谓“大煠蟹热”,也不是上海人炒出来的,也不是阳澄湖人民乃至苏州人民炒出来的,而是香港人炒出来的。

30年前,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天天可以看到香港的报纸。

我现在告诉大家,当年香港《东方日报》娱乐版有这样的标题:《谭咏麟今年吃蟹已超百只》,你会笑吗?张学友后来居上,吃蟹也超过了百只,仍然可以成为新闻。你作何感想?

而在当年上海卖蟹的大本营宁海路胶州路,你去问问那些第一代蟹贩,赚的钞票哪一个不是来自香港“冤大头”?香港有明星欢喜吃,开的价钿高,上海人就高价卖给他们。很合理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从1980年代起,上海人就很难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煠蟹了。

权威统计数字表明,至少2000年之前,90%的阳澄湖大煠蟹都是直接空运香港的。

没过几年,就有贩子直接杀到巴城、正仪,贩蟹到香港。上海个体户也吃瘪。不过,苏州没机场,蟹还是要经上海空运,上海还是赚得到钞票。


所以,时髦这样物事,最好是不跟。因为你跟不动。你看大煠蟹,从香港流行,到江浙沪土豪流行,再到江浙沪平民流行,再到现在的北方土豪流行,你跟得吃力吗?明年,我们是不是要看迪丽热巴带领西北人民晒吃大煠蟹呢。



我算是吃到过正宗阳澄湖大煠蟹的人,最近这十几年,好像也没有吃到过一只。懂经的朋友都知道,就一条,你的指甲是可以掐碎阳澄湖大煠蟹的大腿外壳的。背壳更不谈。现在你掐掐看。你指甲没掐断,就算你家祖坟冒烟。

因为,阳澄湖里有一种竹节草,是其他水域所没有的。蟹吃了这种草,一是肉头香,二是会得“骨骼疏松症”,壳没法梆梆硬。



所以,就生存环境分,蟹有湖蟹、江蟹、浜蟹、塘蟹、坑蟹之分。

阳澄湖大煠蟹是湖蟹中之极品。太湖蟹(含上海淀山湖蟹)次之;洪泽湖蟹、巢湖蟹在次之;崇明蟹再次之;辽蟹再次之。巢湖蟹又称徽蟹。

顺便说一句,蟹肚要白,湖底要有白沙。这个只有太湖蟹可以做到,连淀山湖也不行。而坑蟹,因其生长环境,蟹肚不但不白,还呈暗红色,上海人又叫“铁锈蟹”。



其实,以前太湖蟹也分得很细。据《清嘉录》记载:太湖蟹统称“湖蟹”。然出吴江汾湖者,叫“紫鬚蟹”;出昆山蔚州村者,叫“蔚迟蟹”;出常熟潭塘者,叫“潭塘蟹”,又叫“金爪蟹”;这些“湖蟹”,都有一个特点:“壳软”。但《清嘉录》里并无阳澄湖蟹的特别记载。



现在大家都知道,阳澄湖有“汏浴蟹”、“插队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般人再也分不清什么是“湖蟹”,什么是“徽蟹”了。近年来那些北方朋友晒出的阳澄湖大煠蟹,恐怕十有八九都是到阳澄湖“插队落户”过的“知青”。反正现在“知青”吃香。

2003年,我曾有幸参加苏州昆山的巴城蟹文化节。晚宴我坐主桌。我的左手边就是这个活动的主人巴城镇负责同志。

上蟹以后,我便趁机问:“X镇长,这个是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煠蟹?”

镇长确实见多识广,并不正面回答我,而是转过脸去,对他的一个属下说,“你别说,味道可以啊。这一两个礼拜没白蹲啊。”

“哈哈哈哈----”

然后才回过头来对我说,“侬吃吃看,侬吃吃看,味道差不多的。”

却原来,这蟹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啊。



无论如何,大煠蟹是上海人餐桌上的一大美食。不特如此,还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带“蟹”字的上海俚语呢。

如,“西风响,蟹脚痒”。听到过吧。但你多半没见过,西北风一刮,大煠蟹的脚痒到爬进你屋子里,甚至爬进你帐子里的风景。那你至少要拜崇明人为师了。

直升飞机吊蟹,悬空八只脚”。意如“八字还没一撇”。不过,1980年代,谭咏麟、张学友吃的大煠蟹倒都是空运的呢。

叫花子吃死蟹,只只好。”就不用解释了。

字写得不好,叫“蟹爬”;胆子小,叫“软脚蟹”;没力气,叫“撑脚蟹”;狗腿子,叫“蟹脚”;熟女,叫“老蟹”;没办法想,叫“死蟹一只”。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叫“蛇有蛇路,蟹有蟹路”。

到处招蜂惹蝶,叫“虾夹夹蟹钳钳”。

一代不如一代,叫“一蟹不如一蟹”。

还有棋牌室里,常常会听到:“侬迭副牌也会得和,蟹也会得笑。”

蟹壳黄”是一种点心,不是蟹;“独脚蟹”是发芽豆,也不是蟹。



最最好白相,崇明人。崇明蟹又叫“乌小蟹”。“乌小蟹”据说还是骂人言话:“侬只乌小蟹”。

这还不算。崇明人讲“啥”就是讲“蟹”。一般人弄不清爽要吃苦头的。

滑稽大家姚慕双周柏春的段子《崇明人请客》,最经典了。百听不厌,笑痛肚皮。


(全文完)



广而告之:

若需拙著四种《我的壁角落》、《我的小日脚》、《我的穿堂风》和《我的野狐禅》之签名本,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四种全要亦可,单选一种或几种亦可。

如要写上款或寄语等,均可满足。请将具体要求写在“留言”一栏中。

如方便,并请留下你的微信号。


阅读原文”字样,就在左下角。请点击进入。



我最近还写过:


上海老城厢真的有条“摸奶弄”,就在老西门

上海言话里的“三字经”(原创全本在此)

那么大一盒饭!你曾经有过这样的困窘么?

老西门,我要留下你的那些璀璨的街名、弄名和屋名

雨夜,去法租界吃私房菜。最后一道叫“咬男人”

在乌镇,又见“排门板”

想起太湖名菜“满台跳”

上海人“叫品”中的“阿”字,邪气有名堂

“爷叔”二字,好像也不是可以随叫叫的吧

睏觉,上海话里有几种讲法?为啥叫“到苏州去”?

啥叫“推屁股队”?啥叫“坌坌松”?——闲话当年挤车子(1)

闹中取静的华亭路,闹过,静过,又闹过,终于静了(之一)

我们从小被“做”过的“规矩”——吃相篇


    苹果手机若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