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蟹养殖自放蟹苗以来,随着气温、吃食量的不断提高,河蟹的活力不断增强;河蟹池塘中的各种问题就显现出来,河蟹一壳前后,由于各方面原因,蟹塘水体太浑已成养殖户的心头病,而且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有条件的采取换水,没条件的只能愁眉苦脸,终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其实只要找到水浑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解决水浑的问题。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蟹塘水浑的几个原因及探讨一下解决方案。
河蟹池塘水浑的原因
今年河蟹一壳后发现大量的河蟹暂养池出现水浑现象,池塘水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水里鲫鱼、鳅鱼等野杂鱼过多也会导致水体泥浑。
2. 河蟹一壳之后,气温回升较快,河蟹活力逐渐增强,在水底活动量增大,在水体中剧烈爬动搅动底泥,引起水体变浑。河蟹吃食量加剧,养殖户没有及时增加饲料的投喂量,导致河蟹爬动而引起水体泥浑。
3. 有些蟹塘没有合理种植和管理水草,使蟹塘中水草量不足,而且部分养殖户惧怕高温时水草过于茂盛或者伊乐藻死亡坏水质,前期没有肥水肥草;水草和藻类的净化能力差。
4. 河蟹放养密度过大,有些养殖户过度投放,甚至有些池塘的投放量超过了100斤/亩,河蟹在池塘水体中剧烈活动,破坏水草的生长,甚至导致整个池塘没有水草。
5. 今年少数塘口存在一定数量的“老头蟹”,由于该蟹脱一两次壳就已经性成熟,活动能力极强,在水体中夹草,爬动,破坏水体自净能力,引起水体泥浑。
6. 气温回升,土壤中的休眠卵大量孵化,枝角类大量繁殖水体呈白混。
7.新开的蟹塘水体和底质不稳定遇到连续阴雨天,养殖水体上下层水体对流,底部有机质上浮形成水浑。
如何解决河蟹池塘水混?
1、早期,蟹池中过多的泥鳅、鲫鱼可以用茶饼或含有茶皂素的清塘药清塘。在水草长得茂盛时清塘效果骤减,且合理选择清塘药。
2、适当增加每天的投饵量,防止河蟹因为投饵不足,在水体中爬动而导致水浑,以及河蟹夹水草。
3、合理的种植水草,把水草密度控制在50%左右,在前期伊乐藻生长过慢时,可使用“蟹草肥+护草灵颗粒”促进水草快速生长;而且定期使用“乌金膏+磷肥”肥水,培养水体中的藻类,增加水体的稳定性。
4、河蟹放养密度过大时,在大池水草长势好的情况下,可转移蟹苗,降低暂养池的密度。
5、蟹池中无水草时,使用“水立净”清水,使用“原子氧”和外泼“抗激灵+黄金多糖”增氧及抗应激,然后定期使用“乌金膏+活肥”肥水培藻,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和稳定水体;在河蟹二壳来临时,沿着蟹池种水草,保证河蟹顺利完成二壳。
6、蟹池水体呈白混,早晚沿边看,发现大量枝角类,第一天上午使用“阿维菌素”全池杀虫,下午使用“强效底净”改底;第二天早上沿边杀虫,下午使用“强效底净”改底(注:河蟹蜕壳期间严禁杀虫,应在完成后杀虫)。
1、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文作者:北京水世纪 杨桓
3、本文涉及产品均属于北京水世纪品牌,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