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芝麻健康生活"关注我!
昨天的央视315晚会上,我辟谣了「食物相克」的有关谣言,其实这个谣言也不是这一两年才有的。
从2003年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此时,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相克之说也纷纷出笼,弄的人们昏头涨脑,烹调时战战兢兢,用餐时如履薄冰。
这些说法在2006-2008年达到喧嚣顶峰,坊间流传的各种相克、禁忌之丰富令人窒息。当时,大厨已经没法做菜,主妇们也感觉没法下厨。
菠菜炖豆腐、小葱拌豆腐已经在餐馆和家庭绝迹。
番茄大虾这样的美食也不见了踪影。
食物似乎只能单独吃,一餐多几种食材,就严重恐惧会不会有「犯忌」、「相克」。
后来,经过食品专家、营养专家、中医专家和医学专家共同大力批驳,各种食物相克之说逐渐式微。
迷信谣言,只会让你远离健康
很多人听说我用十来种食材一起煮八宝粥,就问:
那么多种食材,不会发生相克吗?红豆和绿豆不会「犯冲」吗?豆子和花生能一起吃吗...
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绝非食物禁忌所能概括的。就算百分之百遵循各种「食物禁忌」,也不会发现自己的健康有任何进步。
因为它们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既不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又妨碍食物多样化,最终结果反而影响到营养充足供应,不利慢性疾病预防。
不用问为什么这些谣言是错的?谣言本就是没有逻辑的,何必还要问「为什么」?
有人问:古人就是这么说的……古代科学不发达,很多说法都不是实验验证的结果。以讹传讹也很常见。
比如古书曾记载「芝麻和鸡肉同吃致死」,但实际上无数人都吃过,活的好好的,连肚子疼的都没有。比如「怪味鸡」、「拌鸡丝」,就是要加入芝麻酱的,味道很好啊,我们吃完之后也活得很好啊。
还有人问:可是它们说得有鼻子有眼啊?还有很多科学词汇啊?
那就更不要被蛊惑了。其中的「科学词汇」看似理性,其实让内行一看,不仅逻辑错误,有的连专业词汇都用错了,简直是贻笑大方,也就是蒙蒙外行人罢了。
医学专家认为,药材的确有搭配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搭配不当可能带来中毒;但食品性质温和,正常饮食数量下,并不会引起相克问题。
科学人士也认为,正常食物之间并不存在「致死」的搭配,但药物和食物之间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比如吃一些控制血压、血脂的药物不能吃柚子,医生和药师都会提醒患者。
药物包装上经常会写明,服药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者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应当说,吃不合体质的食物,或者营养搭配不合理,或者食用量不合适,就是损害健康的吃法。
因为各人体质不同,所以饮食上的顾忌也有很大差异。绝对、统一的禁忌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这些说法会误导人们偏离健康饮食的大方向,影响膳食多样化,忘记追究自己健康问题的真正来源。
两种东西一起吃,产生不适,
可能是什么原因?
一个人吃了某两种食物之后,发生腹痛腹泻的情况,或者产生其他不良反应,需要考虑什么事情呢?
1. 食物有没有受到细菌毒素、霉菌毒素或化学毒素的污染?
比如说,有人中午吃了小摊上的烤肉之后,恶心呕吐,头昏虚弱,嘴唇发紫。
他听说过「牛肉和栗子相克」的说法,认为是烤牛肉和饭后吃的炒栗子发生了相克。
但真相是小摊所销售的烤肉中加入了过多的亚,导致急性中毒,组织缺氧。迷信食物相克,结果耽误抢救。
2. 有没有细菌性食物中毒问题?
比如说,某女先喝了牛奶,又喝了豆浆,后来发生腹痛腹泻的情况。
她认为自己是牛奶豆浆相克所致。但医生检查后告诉她,最可能的原因,是早上打的豆浆在室温放了几小时,喝之前没有加热杀菌,致病微生物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3. 食物是否有急性或慢性过敏情况,或有遗传性代谢障碍?
比如说,某幼儿在邻居家吃了牛肉炒嫩蚕豆之后突发疾病致死,邻居怀疑是蚕豆和牛肉相克,其实原因是这家人有遗传性的蚕豆病。这种患儿只要吃了蚕豆就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又比如说,某人吃了芹菜拌花生这道小菜之后出现呼吸困难,实际上是因为过敏造成呼吸道水肿,不及时抢救可能致命。周围的人如果不明情况,误以为是因为花生和芹菜相克,岂不是会耽误治疗。
4. 对食物是否有不消化、不耐受情况?
即便没有急性过敏,人们对食物也可能出现不消化、不耐受、过度敏感的情况。比如,有人喝牛奶会腹泻,有人喝凉水、喝绿茶就会拉肚子,有人吃个梨就肚子胀气。这种情况下,吃了某些食物之后容易出现不适症状。
在食物禁忌中,相对而言案例最多的,就是螃蟹(或虾、贝)等海鲜河鲜,加上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引起腹痛腹泻的情况。
但是,这件事情与「维生素C还原有机砷形成砒霜」并无关系。
有些敏感人群仅仅吃螃蟹、或者仅仅吃生蔬菜水果就会拉肚子,加在一起,不适反应就更明显。
比如我在学生时代就是这样,单吃螃蟹就会腹痛腹泻,多吃水果也会腹痛腹泻。自然更不敢一起吃。
然而,这并不是说,仅仅避免螃蟹和水果两者同吃就好了。
既然知道自己是这种消化能力弱、肠道敏感、菌群紊乱、果糖不耐受、容易腹泻的体质,甚至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等疾病,那么首先螃蟹虾贝之类食物都应当自觉少吃,柿子、西瓜、梨、甘蔗、猕猴桃等很多水果也要自觉少吃。
长期而言,加强体质、改善胃肠消化能力,就能逐渐消除身体对这些食物的敏感。
在体质改善之后,我现在再吃一个螃蟹加一个番茄,已经没有不舒服了。
所以,所谓螃蟹之类海鲜和水果蔬菜的「相克」,并不是普遍规律。身体强壮、胃肠健康的人,即便吃了一只螃蟹再吃一个柿子,也安然无恙。
5. 食物是否摄入过量?
毒理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剂量即毒性」
即便对正常量的食物能够正常处理,也不能避免在食用过量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比如说,猕猴桃正常食用时有利于促进肠道运动,预防便秘。
吃一两个猕猴桃增加营养素和膳食纤维供应,没有不良反应;
但连续吃10个猕猴桃,就有可能因为肠道运动过度,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些情况:
节日大鱼大肉过量造成消化不良,儿童积食;
夏天贪吃水果过量,造成腹痛腹泻;
冬天干燥季节吃过多各种炒货,造成咽喉口腔干燥甚至疼痛发言的情况。
这些都和相克没什么关系,注重食物合理比例,适当食用就好了。
6. 是否有不适合某些食物的疾病?
比如患痛风的人不适合吃高嘌呤的海鲜,无论是否喝啤酒都如此。痛风患者也不适合喝酒,无论白酒啤酒都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
有些人认为海鲜和啤酒同吃会升高尿酸,于是改成海鲜配白酒。但如果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换成海鲜配白酒,或者烤牛肉配啤酒,远离了传说中的「相克」,但一样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以后如果再看到家人传这些耸人听闻的禁忌传说,简单送他们一句话:忘掉它们吧!
7.“核桃花生”饮料里没核桃
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核桃的味道靠的是核桃香精,一罐料汁能生产出8000瓶“核桃花生”。有的在外包装上也煞费苦心。产品都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六个纯核桃”、“六仐核桃”、“六禾核桃”,只是一字一笔一划的差别。外观设计让人难以分辨。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主要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8.聚氨酯包菜塑料紫菜系季节谣
网上很多传言称,存在聚氨酯包菜、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但登上“3·15”晚会的一位专家表示,这些东西的制作成本比真的还高,造假动机并不存在。聚氨酯包菜实际上主要用于道具、橱窗展示等,并不会被人们食用。
网上还经常流传面条、粉丝、薯片等食品一点就着,认为是问题食品。但登上“3·15”晚会的这位专家解释,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物质都可以燃烧,“所以食物能燃烧,太正常了”。
9.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
很多人认为,葡萄上的白霜是喷洒的农药残留,吃了会中毒。“3·15”晚会现场,专业的实验室,专业的仪器,专业的检测手段,得出专业的实验结果:葡萄上的白霜不是农药。这种白霜的主要成分其实是无毒无害的天然蜡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等有机质。而真正的农药残留是微量物质,很少能肉眼看见。除了葡萄之外,冬瓜、李子和蓝莓等很多果蔬的表面的白霜,也是同样的物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蛋黄中确实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是人体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只有小部分来源于食物。而且在摄入胆固醇的时候,人体自身有一个调控,当体内胆固醇高时,吸收率就会下降。
所以,不是你吃多少蛋黄,身体里就会增加多少胆固醇。蛋黄中不仅有胆固醇,还有卵磷脂,卵磷脂可以有效地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所以,吃鸡蛋时,可以放心地吃蛋黄,不用扔掉了。
10.国家9部门联合行动:严打保健食品欺诈
为严厉打击违规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2017年7月初,,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活动。
截止2017年年底,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7万家,查处违法案件1.2万件,涉案获值3.6亿元,罚没金额1.8亿元。2017年在药品医疗器械领域,,曝光不合格药品1107批,国家医疗器械抽检3500多批,发现不合格医疗器械328批,排查药品企业500多家,发现问题严重企业90多家,全年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39.7万件,移送司法机关4491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00多个,责令停产停业企业3800多家。
芝麻健康生活微信号:zhimajksh
长按二回码识别关注